如何定义资料能力成熟度模型
文章转载来源:公众号:技术传播李琳;作者:李琳
问:孩子4岁,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,是不是不太够?
答:在美国是够了,在海淀肯定是不够。 笑哭。
儿童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,海淀家长总想超越规律。而企业的资料能力,有不同的发展阶段,有成熟度模型。
一、企业为什么要建立资料能力
管理层大多想尽快解决问题,而不是建立什么资料能力。
海外市场客户投诉、订错备件、问题升级,现在想通过资料解决问题。领导的想法是,“把手册做好,解决一线问题,要快”。
怎么做最“快”:选几个有经验的人,集体攻关,做出标杆手册,然后推广。
“快”可以解决某些眼前问题,但标杆却难以复制。
所以要建立组织的资料能力,确定目标,并且分阶段实现。
二、成熟度模型
成熟度模型描述的是过程能力。是否有过程,是否可重复、可定义、可管理以及可持续优化。
三、可重复阶段:万能三件套
进入结构化开发之前,大多数企业处在一级阶段,即手册交付有基本流程,可重复。
特征是“手册万能三件套”:Word手册模板,手册归档流程,基本写作规范。
一级阶段的问题很典型:模板要求难以保证,归档拖到最后,甚至延期。写作规范束之高阁。
四、可定义:内容标准化
引入结构化手册开发时,部分企业实现了手册内容的标准化,并定义版本及变更管理流程。
如何标准化?就是建立基于产品对象的内容要求标准,并固化到内容模块分类。
举例来说,以产品功能和单元为对象,制定内容要求和模块类型:
在标准模块划分的基础上,实现面向场景的交付标准化,依据每个场景制定交付的结构和格式。
如果仅是对结构化工具的应用,未能建立内容标准,资料组织能力的提高就非常有限。
五、可管理:内容可度量
质量的核心目标是业务满意度。这是外部质量。
内部质量可参考IBM的3“易”,逐级分解,建立一套评价指标。
合作创新 成就价值
美嘉林时事热点,专业解读,最新产品资讯,24小时各平台滚动更新
热门产品及解决方案
行业解决方案
快速了解美嘉林
扫码关注
及时获取案例资讯
友情链接
公众号
视频号